外部荷载作用对中小型桥梁的“威胁”及应对方案
桥梁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庞然大物,稳固、结实的躯体似乎足以抵御一切。而在实际运行中,特别是中小型桥梁,时常面临着比人们想象中更复杂的挑战。它们主要承担着城乡交通的重要通道,是城市生命线的重要“一员”,却由于跨度有限、设计条件受限、后期维护不足等,更容易在外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出现疲劳甚至损伤。
一、中小型桥梁的特殊处境
相比大型跨江大桥,中小型桥梁多数都分布在普通公路、乡村道路,甚至城市的支线交通中。它们数量庞大,却并非每一座都能享受到实时的监测。其设计年代早、预算有限、管理单位分散,使得它们的“健康状况”无法被实时上报。
此外,中小型桥梁面对的外部荷载更具随机性。一辆货车的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河水暴涨,都会让这些桥梁瞬间承受远超设计标准的压力。由于体量较小,且冗余度有限,它们在面对极端荷载时的脆弱性更为突出。
二、外部荷载的多重威胁
1.超载车辆的冲击
短时间的车辆集中荷载,会带来强烈冲击。桥梁在承受这种反复作用时,会出现疲劳损伤,表面可能只是轻微裂缝,实则内部钢筋已逐渐不再“安全”。
2.自然环境的侵袭
雨水冲刷、温差循环、冻融作用,这些自然因素对桥梁结构的破坏并不会立即显现,但却像慢性病一样积累,最终导致承载力下降。
3.意外荷载的干扰
例如地震、山体滑坡、洪水中漂浮物的撞击,这类偶发性荷载虽然出现概率低,但一旦发生,便会对中小型桥梁造成致命打击。
三、应对方案
从宏观角度来看,一辆辆车驶过桥面,仿佛只是短暂的瞬间。但这些瞬间积累起来,就是桥梁一生需要承受的巨大考验。超载货车的震动、季节性洪水的冲击、强风或冰雪带来的额外重量,都可能成为造成中小型桥梁垮塌的“隐形杀手”。如果没有足够及时、高效的手段去监测和应对,这些威胁就可能在不知不觉间被无限放大。
WITBEE®万宾科技®智能加速度监测仪 EN302-XYZ 作为桥梁监测中的主流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桥梁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无论是车辆经过产生的微振动,还是洪水冲击下的异常加速度,都可以被精准、及时的记录、上报。当主梁、支座、桥墩等位置的振动频率逐渐偏离正常区间,就可能意味着结构刚度发生了变化,监测仪便会立即预警,为监管人员尽早干预提供便利。
超载、洪水、风雪,每一种都可能成为压垮桥梁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智能加速度监测仪的应用,让管理者有机会在风险尚未放大之前,提前获取到桥梁的“求救信号”,保证每一座桥梁都能被理解、没被守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