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压力监测仪:为供水管网水压监测提供技术方案
供水管网的水压稳定是城市供水安全的基础,而实际运行中,用户用水量波动、管网泄漏、泵站启停等因素,都会导致水压出现动态变化。若水压调控不及时,过高可能引发管道漏损、爆管,过低则影响末端用户用水。智能压力监测仪的应用,通过精准的监测手段让水压变化“实时可见”,为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供水管网水压监测为何面临挑战?
供水管网的水压监测并非简单的数据采集,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管网结构带来的区域差异
供水管网分支多、节点密集,从泵站到末端用户,管道口径、长度不同,水压会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单点监测难以反映整个管网的压力分布,易出现“局部异常未察觉”的情况。
2.用水负荷引发的频繁波动
用户用水量随时间变化显著,早中晚用水高峰时水量骤增,夜间用水骤减,这种波动会导致管网水压频繁升降。传统定时采样的监测方式,很难捕捉短时间内的压力骤变,可能错过关键异常信号。
3.管网隐患的持续干扰
老旧管道的漏损、堵塞等问题,会造成局部压力损失或异常升高。若不能通过水压数据及时发现这些隐患,不仅会导致水压不稳定,还可能因持续失衡加速管道损坏,增加后期抢修成本。
二、智能压力监测仪的监测方法
针对上述挑战,WITBEE®万宾科技®智能压力监测仪EN401-PS通过技术设计,构建了高效的水压监测体系,具体方法包括:
1.全时实时监测,数据即时传输
设备可24小时不间断采集管网关键节点的水压数据,相比传统定时采样,能更直观地呈现压力变化趋势。同时,设备搭载便捷的通讯模块,数据无需人工现场采集,可直接远程传输至管理平台,运维人员通过终端即可随时掌握管网水压动态,避免数据滞后影响决策。
2.多点布控联动,掌握全域压力
支持在管网多节点灵活部署,如泵站出口、分区阀门附近、末端用户侧等,形成密集的监测网络。通过整合不同点位的水压数据,能清晰反映整个管网的压力分布情况,帮助运维人员科学分析压力变化规律,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压力不足或过高的问题。
3.阈值预警机制,主动发现异常
设备可预设水压上下限阈值,当监测到压力超出阈值时,会自动触发报警,同步推送异常信息及监测点位置。这种主动预警不仅能快速关联管道漏损、破裂、堵塞等问题,还能帮助运维单位从“被动排查”转向“主动管控”,提升管网管理的精准度。
4.自供电长效运行,适应复杂环境
采用内置高性能电池供电,无需外接电源即可长期稳定运行,尤其适合安装在户外无电源或电力不稳定的区域。这种设计减少了对外部电源的依赖,降低了维护频率,确保供水管网各节点能实现长时间无人值守的智能监测。
智能压力监测仪通过上述方法,有效解决了供水管网水压监测的难点,不仅提升了管网运行管理水平,也为智慧水务建设、供水系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