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山体滑坡敲响警钟:边坡监测刻不容缓
8月6日上午,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颐雅苑附近因连日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数栋村民自建房垮塌位移。截至当日12时,现场发现14人被困,已救出7人且生命体征平稳,其余人员仍在全力搜救中。灾害发生后,当地应急、消防、公安等多部门迅速赶赴现场救援,附近居民已全部撤离,处置和善后工作正有序推进。这起事件再次警示我们:边坡安全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边坡监测与风险防控刻不容缓。
WITBEE®万宾科技®一直致力于超大规模城市生命线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实践应用,在交通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城市生命线智能监测仪器构建起覆盖公路边坡、桥梁、隧道等监测网络,能够实时监测交通基础设施的各种关键参数,如结构沉降、位移、倾斜、振动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测可能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从而确保交通网络的稳定和安全性。
一、隐患排查: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防范"
山体滑坡等边坡灾害的发生,往往与长时间强降雨、地质结构不稳定等因素密切相关。白云区此次灾害的直接诱因便是连日大雨,而类似因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边坡风险,在山区、丘陵地带并不少见。
灾害发生后,强化边坡隐患排查成为首要任务。结合此类灾害特点,排查需聚焦以下重点:
1.对居民聚居区周边边坡,重点检查坡体是否存在裂缝、松动,坡脚是否有积水浸泡、掏空等现象;
2.对公路、铁路沿线边坡,关注高陡边坡、土石混合边坡等关键部位,排查是否有滑塌、落石风险;
3.对在建工程边坡,需核查支护结构完整性,以及排水系统是否畅通,避免施工扰动加剧坡体不稳定性。
通过全面排查,可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为后续监测和加固提供靶向目标,从源头降低灾害发生概率。
二、智能监测:用技术织密边坡"感知网络"
1.多参数实时采集:在边坡关键部位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地表变形、深部位移、土壤含水率等指标,同时结合环境因素如降雨量、温湿度等数据,全面掌握坡体状态;
2.数据高效传输与分析:依托物联网技术,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平台,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识别坡体微小变化趋势,提前预判风险;
3.分级预警响应: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可自动触发预警,按风险等级推送至相关部门,为救援和撤离争取时间。
例如在白云区此类居民聚居区周边边坡,若提前部署智能监测设备,便可通过感知降雨量与坡体位移的关联变化,在滑坡发生前发出预警,为居民转移争取宝贵时间。
三、技术落地:让监测体系融入灾害防控全链条
边坡监测的价值,不仅在于"发现风险",更在于"联动处置"。智能监测系统需与应急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形成"监测-预警-处置"闭环。
当系统监测到边坡异常时,除即时推送预警信息外,还可结合预设应急预案,为处置提供决策支撑:如提示需紧急撤离的范围、建议临时交通管制路段、明确加固施工的重点区域等。在白云区此次救援中,若前期已建立边坡监测与应急响应的联动机制,或许能更早发现坡体变化,提前组织居民撤离,减少人员被困情况。
边坡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云区山体滑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唯有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构建起"排查-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的边坡安全体系,才能筑牢地质灾害防护网,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