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健康监测仪专注于哪些指标?实用性如何?
建筑物与构筑物并非静止的存在。无论是钢筋混凝土的桥梁,还是砖石结构的古建,随着时间推移、载荷变化、环境影响、地震振动等因素作用,结构都在经历细微的形变、倾斜等。而在这一领域,WITBEE®万宾科技®结构健康监测仪EN301-GNA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基于多维度结构健康无损SHM识别技术,采用多自由度微振动诊断方法和多点感知终端,实现了对建筑和构筑物健康状态的综合性评估。

一、技术原理与监测指标
结构健康监测仪的有数在于无损识别和多维感知。所谓无损识别,是指在不破坏结构、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通过采集微小振动、位移、加速度等参数,识别结构的动态响应特征,从而判断其健康状况。而多自由度微振动诊断方法则是监测结构在不同方向上的细微响应,可以用于判断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健康风险。
在监测指标方面,结构健康监测仪与传统单参数监测设备不同。它涵盖了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的关键状态参数,包括位移、沉降、倾斜、加速度、振幅、频率、地震烈度、动态平衡、人体舒适度、结构温度、结构湿度等。这十二项指标处于同步被监测状态,有助于构建起完整的结构健康“体检清单”。

二、多场景适配性
基于结构健康监测仪的高性能,使其拥有广泛的场景适配性,可以应用于桥梁、建筑、危房、古建、边坡、道路、堤坝、隧道、管廊等建筑与构筑物类型。例如,在桥梁监测中,实时监测桥面振动、主梁位移、塔柱倾斜、支座沉降等参数;在高层建筑监测中,关注风振反应、倾斜变化与人体舒适度,在不破坏原貌的情况下获取结构数据。
在上述场景中,结构健康监测仪以其低功耗设计,支持24小时的长效监测,减少了频繁更换电源的麻烦。而且它拥有IP68的防护等级,更能适应高温、高湿、粉尘等各种恶劣环境,无论是露天的桥梁、边坡,还是潮湿的隧道、管廊,都不在话下。这种便捷的运维与稳定的性能,让管理单位都能轻松实现对结构健康的常态化监测,进一步提升了其实用价值。
随着城市生命线设施健康监测的需求持续攀升,结构健康监测仪可以为更多建筑和构筑物的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阅读: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