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位移传感器主要监测哪几项指标?
看得见的裂缝不可怕,看不见的位移才危险。在大型工程结构中,无论是山体边坡、堤坝护坡,还是挡墙、桥梁基础,位移不仅是突如其来的灾变,也可能是潜移默化的积累。当结构受到地应力、水压力、温度变化或外力扰动时,哪怕是毫米级的位移变化,也可能演变为滑坡、坝体渗漏或基础失稳等严重后果。WITBEE®万宾科技®智能位移传感器正是一款为预防这类风险而生的监测设备,不仅能实时捕捉结构位移,还具备倾角、振动、水浸状态等多项监测功能。

一、核心指标:位移监测
智能位移传感器最核心的监测指标便是结构位移,这也是其预防工程安全风险的首要功能。它能够实现对结构线性位移的实时监测,监测范围最大可达10000mm,足以覆盖大多数工程结构的位移变化范围。同时,其测量精度达到±0.1%F.S,意味着即使在大测量范围内,也能保持极高的测量准确性,实现对微小位移变化的精准捕捉。
在边坡监测场景中,它可以实时监测边坡的水平与竖向位移。当边坡因地质条件变化出现滑动迹象时,能及时记录位移量的变化,若位移量达到预设阈值,也可以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在大坝监测中,它可以布设在坝顶、坝坡等重点部位,监测大坝的沉降与水平位移,为大坝的稳定性评估提供核心数据。

二、多维监测能力及作用
智能位移传感器的监测能力并非仅限于位移这一项指标,它还集成了倾角、振动、水浸状态等多项监测功能,实现了对工程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多维监测。倾角监测功能能够实时捕捉结构的倾斜角度变化,这对于判断结构是否发生失稳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高边坡监测中,若边坡局部出现倾斜角度异常增大,该区域可能会出现存在滑塌风险,管理人员可据此及时调整防护措施。
振动监测功能则能感知结构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桥梁结构可能受到地震、车辆行驶等外部振动的影响,过度振动会加速桥梁结构疲劳损伤。智能位移传感器可以通过监测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帮助管理人员评估外部振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程度,避免因振动荷载过大而出现桥梁垮塌等安全隐患。
此外,智能位移传感器还具备水浸监测能力,并采用非接触式感知技术。因此,它无需直接接触水体,就能识别浸没状态。当监测区域出现水位上升、渗漏扩散等情况时会自动触发报警,这一点在大坝、涵洞、桥梁中十分重要。
所以,智能位移传感器以位移监测为核心,兼顾倾角、振动、水浸等多项监测指标,不仅关注结构本身的安全状态,还延伸至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大坝、桥梁等工程结构的安全持续护航。
相关阅读: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