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漏损监测仪怎么识别漏点?能自动报警吗?
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无论管材新旧、埋深多少,长期运行中受地质变化、外力扰动、老化腐蚀、接口应力等影响,供水管道常会出现微小裂缝或渗漏,这些漏点多数隐蔽在地下,巡查过程耗时、劳动强度大,且受环境噪声、人工判断差异等影响,出现漏检或误判的概率更高。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WITBEE®
万宾科技®智能漏损监测仪EN201-LK为供水管网的日常运维提供了更智慧的技术手段。
一、远程实时听音监测
当供水管道漏水时,水流冲破管道裂缝或接口间隙,会与管壁、周围介质发生摩擦与扰动,产生独特的声音信号。这种信号有时肉耳难辨,但可通过高灵敏度智能漏损监测仪捕捉。它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平台内置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声音波形、频谱特征、能量分布等进行分析,可以主动判断信号是否具备漏水隐患。
在监测过程中,智能漏损监测仪融合了噪声与振动双感知技术,在面对背景噪声复杂的环境时,可以避免单一频带的局限,漏点识别率可达到95%左右。与传统人工判断不同,这一过程完全自动化。这种方法的关键优势在于,它能够全天候工作,不受人工班次限制。
二、自动报警更高效
对于漏损监测而言,及时发现漏点是基础,快速响应处理更是关键。智能漏损监测仪在确认漏点后,会立即启动自动报警机制。报警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在云端管理平台的电子地图上,漏点位置会被精准标记出来,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漏点所在的路段等信息。这种自动报警机制,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不会失效。
通过早期发现微小漏点的方式,工作单位便能在漏损扩大前介入修复,避免大量自来水长期渗漏。对于供水企业而言,这不仅节省水源成本,也减少了制水、输配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而且智能定位让抢修队伍有的放矢,减少大范围开挖的盲目性,降低维修期间对道路与市民生活的影响。
如此一来,漏损这一长期困扰供水管理的隐性痛点得到了缓解,同时也提升了供水管网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