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积水监测仪:内涝监测实时感知
回顾城市易涝点监测的监测历程,人工单点监测曾凭借其灵活、易操作的特性,在一定时期内为城市排水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然而城市规模呈几何级数扩张且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传统人工监测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城市内涝防治的高标准要求。
一、人工单点监测模式
人工单点监测模式依赖监测人员在固定点位开展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测量工具并定时对易涝点水位进行观测,详细记录水位变化、积水面积等数据,通过人工上报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但如今现代城市如同庞大而复杂的生命体,地下管网纵横交错,立交桥下、低洼路段、老旧小区等易涝点星罗棋布,而人工监测点受限于人力、物力成本,数量远远无法覆盖所有易涝区域,可能致使城市生命线的安全变得岌岌可危。
地埋式积水监测仪为构建更全面、更高效的易涝点实时监测网络提供了方案。它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通信技术,可被隐蔽安装于易涝点的路面下方。通过在城市各易涝区域广泛部署这些监测设备形成一个庞大的监测网络,对城市内涝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
二、实现内涝全天候预警
地埋式积水监测仪作为智慧防汛体系的核心节点,有助于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内涝监测 “天罗地网”。通过部署于各个位置的监测仪实时采集的水位、流速、降雨量等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直观呈现易涝区域分布及积水变化趋势,在实现 “自动感知、自动上传、自动识别、自动预警、线下闭环处理”的全流程管理中意义重大。
特别是在在汛期调度指挥过程中,地埋式积水监测仪在各个位置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遇到积水水位异常上升的情况时,监管人员可以根据监测仪所提供的的数据和定位,同步调取点位责任人的实时位置、应急车辆资源分布、防汛物资储备详情。这种机制可以帮助指挥人员实现从预警发现到现场处置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和更智慧的指挥能力。
地埋式积水监测仪借助物联网技术连接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实现对城市内涝情况的全面感知和集中管理已不是难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