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红旗桥发生垮塌!桥梁安全监测,不能再靠“事后补救”!
11月11日,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红旗特大桥因山体滑塌引发路基及引桥垮塌的消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尽管相关部门在发现边坡裂缝隐患后及时发布交通管制通告,但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桥梁安全的警钟。桥梁作为交通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面对桥梁老化、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智能化桥梁监测系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一、桥梁安全现状与挑战
1.基础设施老化与安全隐患
根据《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JT/T1037-2022),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行需要实时监测。中国约80%的桥梁服役超过20年,材料退化、疲劳损伤等结构性病害逐年加剧。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滞后性强、覆盖不全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桥梁安全监测的需求。
2.自然灾害频发
近年来,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频发,给桥梁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红旗特大桥的垮塌,初步判断是由于山体滑坡导致的。这类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传统的监测手段难以及时发现和应对。
3.政策推动与技术革新
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提升桥梁安全监测能力,如《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广桥梁长期监测技术”,《进一步推进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工作实施方案(2024-2030)》要求2030年前实现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桥梁监测全覆盖。轻量化监测技术(如无线传感器、边缘计算)因成本低、部署快,成为中小桥梁监测的主流方案。

二、桥梁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
1.实时监测与风险预警
桥梁监测系统通过集成化传感器与智能算法,实现对桥梁位移、温度、振动等核心指标的实时感知与风险预警。例如,厦门万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轻量化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捕捉结构异常,预警准确率≥95%,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数据驱动的养护管理
桥梁监测系统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优化养护计划,维护周期优化40%,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通过对桥梁结构的长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事故。
3.成本效益分析
传统监测系统单桥成本超百万元,而轻量化方案将成本降至20-50万元,大大降低了中小桥梁监测的门槛。此外,智能监测系统还能减少人工巡检频次60%,全生命周期成本下降30%,为地方政府和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运维成本。

三、桥梁监测设备选型要点
在实施桥梁监测系统前,科学合理的设备选型至关重要。以下是设备选型的几个核心要点:
1.根据桥梁类型选择监测参数
梁桥:重点监测挠度、裂缝、支座位移;
拱桥:关注拱顶位移、拱脚应力、温度变化;
斜拉桥/悬索桥:需重点监测索力、主梁振动、风荷载、锚固区应力;
中小桥:推荐轻量化、无线、低成本的传感器组合方案。
2.传感器类型与布设原则
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桥面沉降、桥塔偏移;
加速度计:监测结构振动频率与振幅;
应力/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关键受力部位;
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环境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裂缝计:用于识别和量化裂缝发展;
GNSS定位系统: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整体位移监测;
视觉监测设备:如智能视觉形变仪,实现非接触式形变监测。
3.数据采集与传输方式
有线采集:稳定性高,适用于新建桥梁或大型桥梁;
无线采集:部署灵活,适合老旧桥梁、中小桥梁;
边缘计算:实现数据本地处理,降低传输压力;
云平台接入:便于远程管理、数据可视化与预警推送。
4.系统兼容性与扩展性
选型时应考虑系统是否支持多种传感器接入、是否具备开放的API接口、是否支持与已有交通管理平台对接,确保未来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的便利性。
桥梁安全不容忽视,桥梁监测系统是保障桥梁安全的有效手段。通过实时监测与风险预警、数据驱动的养护管理以及科学合理的设备选型,桥梁监测系统不仅能够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还能降低运维成本,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相关阅读: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