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千里眼”上线!智能视觉形变仪盯紧桥梁每一丝形变
桥梁的安全不仅取决于每次检修的间隔时间,也取决于每一次形变被发现的及时程度。肉眼看不见的裂缝,便可能是桥梁出现危险的起点。如今,随着桥梁管养向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WITBEE®万宾科技®智能视觉形变仪EN600-VD的应用如同为桥梁装上“千里眼”,能够盯紧每一丝形变,让交通网络在安全与高效中持续运转。

一、稳定、精准、易部署
智能视觉形变仪要在复杂的桥梁环境中长期运行,首先对其安全性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而其在设计上也兼顾了户外场景的监测需求:
1.抗干扰性
智能视觉形变仪采用密封结构设计,具备IP68级防护标准,可在风雨、粉尘及高湿度等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有效减少外界光照变化带来的干扰,确保成像清晰稳定。
2.稳定通信
智能视觉形变仪支持5G/4G无线传输,可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同步,保证监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及时性与安全性。通过与监测平台的无缝连接,实时上传图像与数据结果,为远程决策和应急响应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持。
3.快速安装
智能视觉形变仪采用模块化与轻量化设计,安装过程无需复杂布线,能够快速部署于桥梁关键位置。它具备的远程监测功能,使其安装后可立即投入使用,可以减少现场部署的时间。指挥人员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便能实时查看监测数据与图像变化,实现“即装即用、即看即得”的运维体验。

二、桥梁管养进入智能视觉时代
桥梁在服役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受力状态。车辆通行时的竖向荷载、侧向冲击力,以及温度变化引发的热胀冷缩,都会使桥梁主梁、支座、墩柱等关键部位产生形变。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梁体可能出现弯曲形变,若应力集中区域的形变超过材料极限,便会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初期宽度可能仅为0.1毫米,比一根发丝还细,但随着时间推移、钢筋锈蚀,裂缝会逐步扩展,导致桥梁本身的承载能力下降。
而智能视觉形变仪之所以能成为桥梁的“千里眼”,在于其融合了人工智能图像算法与高精度视觉感知技术,能够在不同光照、天气条件下稳定捕捉桥梁表面的细微图像变化。当监测到形变数值超出预设安全范围时,它会通过4G/5G网络把告警数据实时同步至后台系统,从而为管理者的判断提供直接、及时的参考。
因此,桥梁养护决策可以基于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动态调整,维修方案的制定也能依据精确的形变数据做到有的放矢。
相关阅读: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