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下,燃气管网也能实现无人巡检了!
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正从“看得见的地上”延伸到“看不见的地下”。在2025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给地下管网建设划定了全新蓝图:“十五五”时期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突破5万亿元。

作为保障民生与城市运转的关键基础设施,燃气管网的安全管理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更是成为重中之重。在科技的赋能下,燃气管网也能实现无人巡检了。其中,WITBEE®万宾科技®燃气管网监测系统的应用,为城市燃气安全装上了“智慧大脑”与“感知神经”。
一、从“人工巡检”到“智能守护”
城市中的燃气管网犹如人体的循环系统。管道纵横交错,压力在其中流动,气体经过调压、分配、输送,最终进入千家万户与企业。但这套系统同时也极为脆弱。多年的老旧管线、复杂的地下空间、繁忙的地面交通、频繁的施工扰动,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带来风险。虽然巡检员能够凭借嗅觉、声音或仪器察觉异常,但这种方式终归有限:
1.夜间和节假日的巡检力量薄弱;
2.地下隐蔽空间难以全面覆盖;
3.突发泄漏事件的响应时间常常延迟。
燃气管网监测系统基于传感器、通信、智能算法、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对管网压力、流量、相邻地下空间内甲烷气体浓度、场站内可燃气体浓度等多项指标的24小时监测。在它的安全守护下,压力突降、流量异常、甲烷浓度升高等将无处可藏。当任意一项监测数据突破报警阈值时,系统将自动将预警信号推送至监控中心,让人工管控更有“智慧”。

二、让安全管理不再有空档
在“巡检的过程中,”燃气管网监测系统并非要替代人工,而是与人工巡检形成“人机协同”的互补模式,重点替代人工在夜晚、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实现在线监测和预警。它可以24小时值守,让工作人员能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这种模式既发挥了系统全天候、高效率的优势,又保留了人工巡检在复杂场景下的灵活性和判断力。
如此一来 ,无论是晴天白日还是夜幕降临,燃气管网监测系统一直在默默工作。它们如同无形的守护者,用数据编织安全网,用算法识别风险,用智能弥补人力的局限。这种监管模式让巡检员不再频繁进入地下空间,让居民可以安心享用燃气带来的便利,让安全管理不再有空档。
燃气安全也将不再只依赖于单点防守,而是在覆盖全城、实时智能的基础之上稳步前行。
相关阅读: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