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漏损监测仪为城市供水管网构筑一道“数字防线”
在庞大的供水系统中,看不见的管线并非永远坚固。由于老化、地基沉降、温差变化、外力破坏等原因,供水管道漏水已成为城市供水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大的漏点很容易被察觉,路面渗水、压力骤降、地面积水,这些现象都会迅速引起维修人员的注意。但真正令人头疼的,是那些微小的漏点。

一、微小漏损的双重危害
供水管道的漏损并非个例,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从管道本身来看,老旧管网因材质老化、腐蚀生锈,管壁容易出现裂缝;管道接口在地基沉降、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密封性能会逐渐下降,形成渗漏通道。从外部因素来看,施工机械的意外碰撞可能导致管道局部受损,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对管道造成压力,诱发微小破损。
而小漏点的危害更具有累积和潜伏性。一方面,一个直径仅几毫米的漏点,一天就能漏掉数十吨水。另一方面,漏出的水会在地下不断扩散,浸泡土壤使其承载力下降。在车辆碾压、行人通行等外力作用下,地下空洞会逐渐扩大,最终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引发路面塌陷。如今,WITBEE®万宾科技®智能漏损监测仪EN201-LK对此可以提供更为基础的保障,即实时监测漏点的出现并立即预警。

二、智能漏损监测仪的智慧表现
智能漏损监测仪的智慧之处在于它的远程实时听音监测功能。当供水管网出现漏水时,水流从裂缝或孔洞流出,会与管壁摩擦并产生特定频率的声音信号。这种声音常常非常微弱,且混杂在背景噪声之中,用耳朵难以直接识别。而监测仪采用了噪声与振动双重感知技术,能同时捕捉声音信号和结构振动数据,从中提取漏水特征。这些采集到的信号会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平台内置的人工智能算法会对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异常声音信号。当确认存在漏水信号时,它会在地图上标出漏点位置,并同步推送报警信息给管理人员。
接收到精准的报警信息后,维修人员无需再盲目地大面积开挖寻找。他们可以依据平台提供的定位,直接奔赴疑似漏点区域,再进行地面复核,即可精准确认漏点位置。这极大地缩短了从发现异常到定位、维修的时间,使得隐蔽的地下漏水能够被及早发现并修复,更避免了水资源的进一步浪费和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由此,智能漏损监测仪让地下供水管网的隐秘漏损,不再是难以察觉的“顽疾”。它不仅守护着城市水脉的高效运行,更守护着人们脚下的安全。
相关阅读: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