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血管“把脉”:智慧排水系统如何预警内涝危机
当暴雨倾盆时,数万公里的排水管网的任何一处堵塞、破损或超负荷,都可能引发地面上的内涝灾难。据统计,我国60%以上的城市曾因排水系统失效导致内涝。排水管网与城市内涝的关系,本质上便是“地下隐患”与“地面危机。因此,在城市管控的过程之中,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
而WITBEE®万宾科技®智慧排水监测系统的介入,正在为实现排水管网监管与城市防涝协同注入力量。它通过布设雷达水位监测仪、智能水质监测仪、雷达超声流量仪等设备,构建起覆盖排水管网全链条的感知网络,对于实现排水管网的实时监管以及城市内涝的预防意义重大。
一、流量监测
雷达超声流量仪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原理,不需要与液体直接接触,就能精准捕捉管道内的水流速度。通过结合管径、坡度等基础参数,能够自动计算出瞬时流量,从而生成实时、可信的流量曲线。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接触式仪器易受污物、腐蚀和淤积影响的问题,也提高了日常监测的长期稳定性。在暴雨或排污高峰期,它能够时刻反映出管道承载能力的变化,为调度中心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它会根据流量数据的趋势变化,自动识别异常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污水直排导致的水质污染风险,更能提前预警因管道“罢工”引发的城市内涝,防止下水道不通、城市就瘫的连锁反应。
二、水位预警
雷达水位监测仪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能够在强降雨、低光照、甚至浑浊环境下精准测量水位变化。它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安装于检查井、管道或排放口顶部,避免了积泥、水花和漂浮物的干扰。其采集的实时数据还可以通过5G/4G网络立即上传至管理平台,让管理者第一时间掌握管网系统各节点的安全状态。
当某一节点的水位超过预设阈值,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监管单位的一切动作都可以基于实时数据,而不是经验判断。这种监测模式使运维团队能在水位暴涨前及时介入,为疏浚作业争取关键时间。
三、水质溯源
智能水质监测仪集成COD(化学需氧量)、氨氮、pH值、电导率等多参数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管道内水体变化。其创新点在于边监测、边分析、边预警。当某项指标超标时,系统立即启动污染溯源程序,反向推算污染源可能分布区域。这种“数据驱动”的溯源方式,也使环境执法从“大海捞针”变为“精准打击”。
而且水质监测对预防河道污染与内涝次生灾害具有关键作用。从污染控制看,若雨水管网混接污水,内涝时大量黑臭水体反涌至路面,会直接威胁居民健康与环境安全;而通过智能水质监测仪的实时预警,运维人员可在污染扩散前拦截源头,避免污染扩散引发次生灾害。
当每一次水位的上升、每一次流量的突变、每一次水质的偏离,都能被智慧排水监测系统识别和预警。它以数字化感知为突破口,对实现排水管网监管与城市防涝的协同共进大有益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