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怎样分类?智慧排水监测系统如何守护排水安全?
排水管网是城市的“地下血管”,默默收集、输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与雨水,保障城市环境整洁与正常运转。以下从管网核心构成、分类,到关键的在线监测技术,解析智慧排水监测系统的运作与守护之道。
一、排水管网的构成
1.收集设施:管网的“入口”,包括家庭地漏、马桶等排水口,道路两侧带格栅的雨水口(防杂物堵塞),以及小区、工厂的排水支管,将分散的水初步汇集后接入主干管网。
2.输送管道:管网的“主干道”,分支管与干管。支管口径小,连接收集设施与干管;干管口径更大,负责汇总多区域的水并输送至处理厂或排放口。材质依场景选择,如塑料管、混凝土管等。
3.辅助设施:保障运行的“配件”,有检查井、跌水井、截流井、泵站。
二、排水管网的主要分类
按输送水体类型,管网分三大类,功能各有侧重:
1.生活污水管网:密闭设计,收集居民厨房、卫生间、洗涤产生的污水,避免渗漏污染,最终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
2.工业废水管网:依废水性质选耐腐蚀材质,高污染废水需工厂预处理达标后,再接入城市管网,防止损坏管网或影响污水处理。
3.雨水管网:通过雨水口、沟渠收集雨水,快速输送至自然水体或调蓄池,部分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让雨水回补地下水,减轻管网压力。
三、智能守护:排水管网的在线监测设备
城市防汛与管网监管的核心难题,在于缺乏实时数据支撑。在线监测设备的部署,让管网运行状态“可视化”:
1.雷达超声流量仪针对管网内水流“非满管”的复杂情况,通过雷达波与超声波结合,非接触式同步测量流速与水位,精准计算流量。它可布设在雨污管网、污水泵站、截流点等关键位置,实时追踪流量变化,一旦出现突增、突减等异常,立即触发报警,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堵塞或非法排污。
2.智能水质监测仪让管网监测从“量”延伸到“质”,主要部署在入河排口、雨污分流口等关键节点,实时监测COD、氨氮、浊度等核心参数。相比传统抽样送检的滞后性,它能第一时间捕捉水质超标情况,生成数字化报告,为执法处置异常排放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污染扩散。
这些监测设备的数据会汇聚至统一监管平台,覆盖数百上千个监测点,运维不再依赖人工巡检的“经验判断”,而是精准定位问题(如堵塞点、渗漏处),按需开展清淤、修复,既提升运维效率,又减少资源浪费,全方位筑牢城市排水防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