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数字化守护“江河屏障”
水库大坝是抵御洪水、保障供水的“江河屏障”,其安全关乎下游民生、区域经济与生态平衡,溃坝破坏力堪比局部天灾。但长期运行中,大坝面临极端气候、地质变动、材料老化等风险,传统监测因信息滞后、覆盖不全存隐患。WITBEE®万宾科技®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以“全域感知-智能分析-精准预警”数字化流程,为大坝筑起全天候“防护网”。
一、大坝安全的“隐形威胁”:哪些因素在消耗坝体“健康度”?
看似坚固的大坝,在长期运行中会被多种内外部因素持续影响,若未能及时察觉,小隐患可能逐渐演变为大风险:
1.极端气候“突袭”:超强降雨、持续暴雨致入库流量骤增、水位暴涨,超设计标准给坝体施压;
2.地质变动“暗袭”:地震、滑坡、坝基塌陷破坏基础稳定,如坝基裂缝引发渗流异常,加速坝体变形;
3.材料老化“渐进侵蚀”:混凝土碳化剥落、钢筋锈蚀、填土坝渗透变形,逐步削弱坝体强度;
4.管理滞后“人为漏洞”:传统人工巡检覆盖有限,数据偏差、上报延迟致风险处置失机。
二、全流程数字化监测
(一)给大坝装上“多维感官”
1.水文感知:在水库库区、上下游河道安装雷达水位监测仪、流量监测设备,实时捕捉水位变化、入库与出库流量;结合多功能气象站,同步记录降雨量、蒸发量,为研判洪水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2.结构感知:在坝顶、坝体侧面、坝基布设GNSS监测一体机、智能结构传感器,监测坝体的水平位移、垂直沉降、倾斜角度,以及内部应力应变、裂缝发展情况——即使是毫米级的微小变形,也能被精准捕捉;
3.渗流感知:通过渗压计、测水孔水位监测设备,追踪坝体、坝基的渗流压力与渗流量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导致坝体渗透破坏的异常渗流;
4.环境感知:除气象数据外,还会监测坝体周边温度、湿度、地震动参数,分析环境因素对坝体材料老化、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二)让监测数据“说话”
1.首先自动筛查异常数据,剔除因设备故障、环境干扰产生的无效信息,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2.再将不同设备、不同维度的数据进行关联整合,比如将水位变化数据与坝体位移数据结合,分析水位上涨是否对坝体结构产生额外压力;
3.最后通过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比实时数据与历史正常数据、设计安全阈值,识别数据背后的风险趋势——例如,若某区域渗流量突然增大,同时伴随坝体微小位移,系统会初步判断可能存在渗流异常风险。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不仅能全天候“看管”坝体安全,还能为大坝的维修养护、长期健康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助力运维单位实现从“被动应对事故”到“主动防控风险”的升级,让这座守护江河安澜的“屏障”始终坚固可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