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助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我国80%以上的水库是在上世纪修建的“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产物。这种建设方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必要性,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建设条件,多数水库的防洪标准较低且工程质量欠佳。加之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为活动影响可能导致有效库容不断萎缩,许多水库实际上处于带病运行的状态。
它们普遍存在稳定性欠缺、渗漏严重、有裂缝和断面等问题。如果遭遇大暴雨、高频率地震、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这些水库大坝的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甚至可能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是便对城市生命线的安全发起了挑战。因此对于更加高效、准确、实时的监测手段也成为当下的紧急需求。
一、政策导向
《水利部关于推进水库、水闸、蓄滞洪区运行管理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监测感知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水利工程位移形变、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等安全监测设施建设、更新改造。整合利用已有信息化资源构建、优化和应用数据分析模型,对监测感知体系采集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办法》提到按照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强化水库大坝安全自诊断和坝外感知设备研发应用,实时精准监测感知水库大坝位移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等工情险情要素。
仅仅一年时间便有多个针对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相关政策出台,这一连串的政策动向不仅彰显了国家对水库大坝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深刻反映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应运而生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实现了对水库大坝运行状态的全天候、全方位、高精度监测。
二、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价值
WITBEE®万宾科技®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通过集成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大坝位移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等关键工情险情要素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这个系统能够捕捉到肉眼无法发现的微小结构变化,及时通过4G/5G网络向管理人员反映大坝的健康状况,为水库管理单位提供了精确、全面、实时的监测数据。而且其实时监测与预警功能,对于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也极大地强化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汇集、共享与应用能力。以往由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导致大坝安全监测数据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而现在借助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各级单位能够轻松实现监测数据的上下贯通,促进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也为大坝安全风险的及时发现与有效处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出现与应用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让未来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将更加高效、智能、可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