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患频出到智能预警,城市生命线如何实现智能监测
城市燃气管道、桥梁结构、供水网络、排水系统、热力管线以及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犹如城市生命体的“神经脉络”与“血液循环系统”,日夜维系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但是面对它们规模日益庞大、结构愈发复杂的情形,如何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实现对其运行状态的实时精准感知;如何借助智能监测设备提前洞察其风险隐患;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构建高效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已成为守护城市生命线安全、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重点。
一、感知先行、响应及时
住建部《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实施生命线工程并推动感知设备加装与物联网平台建设。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为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带来了无限可能。它的参与是实现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精准感知的第一步。
WITBEE®万宾科技®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涵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桥梁、隧道等关键领域,这些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它实现感知先行,前提在于能够实时监测这些设施的运行状态,如管道泄漏、运行故障、桥梁变形、隧道裂缝等问题。通过提前感知这些基础设施的异常情况,也为应急救援指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使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制定救援方案并合理调配资源,避免管道泄漏、运行故障、桥梁变形、隧道裂缝等事故的发生或扩大。例如,在燃气泄漏事故中迅速察觉到泄漏位置,救援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疏散周边群众,采取封堵泄漏点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二、主动预防、协同高效
在感知先行的基础之上,主动式的预防自然而然的存在。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等,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筛查与分析,在识别当下异常的同时,也为监管人员预判潜在危机提供了可能。它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基础设施网络的各个运行环节,还可以辅助城市管理者制定科学的设施升级与改造计划。
主动预防的落地也依赖多部门、多主体的协同联动。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打通了应急管理、住建、城管、消防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当系统触发预警机制之时,各部门可迅速组建应急指挥小组并协同推演救援方案。这种全链条协同机制可以不断地提升城市生命线的整体韧性与安全水平。
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实时动态监测供水、供电、燃气等生命线系统的关键参数,为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灾害损失带来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相关阅读:
从 “看海模式” 到实时预警,地埋式积水监测仪藏着哪些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