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桥梁监测从 “肉眼检查” 到 “智能感知”
在桥梁的日常养护和定期检查中,肉眼检查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内容。养护人员会通过肉眼观察桥梁的各个部位,如梁体、桥墩、桥台、伸缩缝、支座等,查看是否有裂缝、变形、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位移等明显的外观缺陷和异常情况。这种检查方式能够快速发现一些较为直观的问题,对于及时掌握桥梁的基本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而仅依靠肉眼检查是不够全面和精确的。桥梁结构复杂,很多内部缺陷和潜在问题无法通过肉眼直接察觉,如内部钢筋的锈蚀程度、混凝土的密实性、结构的应力分布等。除了肉眼检查外,还需要结合其他专业的监测手段——WITBEE®万宾科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来实时、全面、准确地评估桥梁的结构性能和安全状况。
一、依赖人工、经验驱动的维护模式的被动性
1.人工检测通常每年或每几年检测一次。在检测周期之间桥梁结构可能发生各种损伤和变化,也难以捕捉到结构在特殊工况下(如极端天气、突发事故等)的响应和损伤情况。
2.桥梁结构中有许多隐蔽部位,如箱梁内部、桥墩基础等,人工检测难以到达这些位置进行全面、实时的检查,可能由于检测手段的局限性无法准确发现隐蔽部位的微小裂缝、腐蚀等早期损伤迹象。
3.当桥梁结构出现突发状况或明显的病害时,人工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准确发现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从发现问题到制定维护方案、组织施工等环节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二、从“肉眼检查”到“智能感知”
肉眼检查作为传统桥梁检测手段,仅能对桥梁表面可见部分进行粗略检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覆盖桥梁的主梁、桥墩、桥台、支座等关键部位,能对桥梁结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感知。它不仅能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应力、应变、振动等力学性能指标,还能对温度、湿度、风荷载等环境因素展开不间断监测,帮助运维单位精准把握桥梁的工作状态。
尤其是大型复杂桥梁,传统人工检测成本高昂且因难以获取桥梁的实际状况,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维修,增加养护成本或延误维修时机。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搭载的先进传感器,实现对桥梁病害和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工作人员可依据预警信息迅速制定相应的养护与维修方案,让养护工作抢在桥梁病害恶化前开展,避免因桥梁突发状况导致的交通中断等。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降低了因不当监测和维修对桥梁主体造成的隐性损伤,不断为延长桥梁寿命、保障通行安全提供数字化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