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让基础设施 “健康指数” 一目了然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规模持续扩张,也伴随着基础设施承载压力的与日俱增。据住建部统计:全国超半数城市存在基础设施老化、超负荷运行等问题。面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各项挑战,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作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正通过技术创新增强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的战斗力。
一、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背景
2025年3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2025年城市体检工作部署视频会。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建立起“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评估实施效果、推动巩固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也普遍存在"历史欠账"问题:建成20年以上的老旧管网占比达35%,其中约12%存在严重腐蚀;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仅为1-3年一遇;桥梁隧道等结构设施中超期服役比例达18%。这些"带病运行"的设施如同城市肌体中的"定时炸弹"。再加上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存在三大痛点:部门间数据壁垒导致"信息孤岛";监测手段落后造成"感知盲区";应急响应机制滞后形成"处置延迟"。
二、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的“战力”解析
WITBEE®万宾科技®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助力管理者精准摸清基础设施底数与风险点,扎实筑牢数据根基。在全面的基础设施普查进程中,系统如同一位严谨的 “数据收集员”,对城市中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地毯式排查。从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到连接城市各处的桥梁、隧道,再到星罗棋布的供水、供气设施等,建立起一个庞大而精准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
同时系统如同一位专业的 “医生”,可以对城市基础设施展开全面的风险评估,实现了对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等关键设施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以及从依赖人力的人海战术转向依靠科技的智慧预防。它通过综合分析基础设施的运行数据、周边环境因素等多维度信息,精准定位城市基础设施的风险源。例如对于地下管网可能因老化、腐蚀、外力挤压等因素成为风险源;桥梁则可能由于长期承载过重、结构损伤等情况存在风险,使城市逐渐成为更加安全、更具韧性的有机生命体。
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全域感知、智能预警、精准处置的技术手段,为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推进带来强大动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