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体检”有新招!3步实现实时监测与精准施策
2025年11月21日,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会议强调: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并且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的一体化推进机制。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同时指出,各地要将“监测、评估、预警、反馈”四类工作方法贯穿于城市更新全过程。那么,作为城市更新重点对象的老旧小区,如何实现更高效、更科学的体检?

一、老旧小区有哪些未知风险存在?
老旧小区的隐患不只是“眼见为实”,还有很多隐藏在内部的结构之中。
1.隐蔽结构问题
历经多年使用后,房屋是否出现位移、倾斜、沉降等,都缺乏准确判断依据。外表完好的楼体,内部可能已经出现细微的变形或应力异常。
2.裂缝扩张
虽然有些墙体或楼板裂缝可以被察觉,但肉眼无法判断裂缝是否在持续扩张,或者扩张速度是否处于危险范围。如果裂缝在恶劣天气、地面施工影响下迅速扩展,风险会在短期内升级。
3.周边环境变化
老旧小区周边可能存在的市政施工等工程,会对老旧建筑产生间接影响,例如微小振动的累积、荷载造成倾斜或沉降。但这些过程缓慢、无法直接被判断。

二、让体检服务于城市更新
WITBEE®万宾科技®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为实现“监测、评估、预警、反馈”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路径。它从监测方面入手,能够对老旧小区房屋进行全天候感知,包括沉降、倾斜、位移、裂缝、振动等结构性指标,同时也可采集温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外部环境指标,让体检不再局限于每一次的纸质记录,而实现覆盖房屋生命周期的动态“巡检”,使管理单位判断更全面、决策更科学。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另一项优势则在于,它能对监测指标进行智能分析,对数据突变、指标异常进行判断,从而形成自动预警。这种预警并不是危机来临时的下达最后的“通牒”,而是基于房屋健康变化所做出的提前判断。管理部门可以基于实时数据对更新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协调施工的节奏、减小对周边设施的干扰等,实现“实时体检、及时诊断、精准施策”的动态循环。
当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老旧小区内广泛应用,不仅可以让老旧房屋时时可看、随时可查,对于居民而言意味着更安全的居住环境、更健康的建筑状态。
相关阅读: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