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和洪涝有什么区别?监测手段一样吗?
城市内涝与洪涝不能简单混为一谈,它们在成因、范围和特性上有着本质区别。内涝是“城市病”的体现,本质是排水能力与降水强度的不匹配;而洪涝是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流域性灾害。二者可能相互叠加,如城市遭遇洪水时内涝加剧,但监测手段却不相同。
一、内涝和洪涝的本质区别
1.成因差异
城市内涝的主要成因是本地强降雨或长时间降雨,远超当地排水系统承载能力,导致低洼路段、下穿隧道、道路凹陷等处积水。洪水牵涉到流域、河道、湖泊,上游强降雨、集水区径流集中、河流暴涨、堤防溢出、湖泊水位上升、甚至水库调度或决堤等,都可能引发洪涝。
2.影响范围
内涝影响通常局限于城市中低洼区、道路、地下通道、隧道以及周边局部街区,通常在雨停后若干小时至一天内得到排除。洪涝则覆盖较大的流域、跨越多行政区、影响广泛,其波及面大、破坏力强、停留时间久。
二、监测手段的差异
1. 内涝监测
城市内涝监测的核心需求是实时掌握低洼区域积水深度与变化,为交通管制、人员疏散提供数据支撑。WITBEE®万宾科技®地埋式积水监测仪EN200-C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可埋设于道路、地下通道等易涝点,实时传输水位数据至管理平台。它具备五大优势:其一,抗干扰能力强,地埋式设计可避免车辆碾压、人为破坏;其二,数据精度高,支持实时更新;其三,低功耗运行,可持续工作3-5年;其四,智能预警,支持报警信号远程传输;其五,暴雨自主识别,自动切换在晴天雨天中的采样频率。
洪涝监测
洪涝监测需覆盖河流、湖泊、水库等关键节点,实时监测水位高度变化。WITBEE®万宾科技®雷达水位监测仪EN200-D-F采用非接触式雷达测距技术,可安装于河道断面、控制断面、湖泊边界等位置,实现区域内水位的全天候监测、预警。这种测量技术不受水流速度、水体浑浊度、波浪等因素影响,即使在洪水汹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为防洪工程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内涝与洪涝的本质差异,决定了监测手段必须“量体裁衣”,使得监管单位拥有更加强大的灾害监测和应对能力。
相关阅读